“五谷”,古代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周禮注疏》
“五谷,麻、黍、稷、麥、豆也。”
《楚辭補注》
“五谷,稻、稷,麥、豆、麻也。”
《孟子注疏》
“五谷,謂稻、黍、稷、麥、菽也。”
現在一般認可第三種說法
即“稻、黍、稷、麥、菽”
如果對應現代農業,五谷則分別指
大米、糜子、小米、小麥和豆類
五谷——稻(dào)
稻,一般指水稻
結下子實稱稻谷
去殼后稱大米
多種美味食物的主料
如米線、年糕、粽子、糍粑、酒釀等
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
現在全世界一半人口都在食用稻
在我國江蘇泗洪發現的人工稻作遺跡
距今已有8000多年
五谷——黍(shǔ)
黍,果實稱黍子
去皮后北方稱黃米
比小米稍大,性黏
是制作黃糕、釀酒的原料
黍在《詩經》時代及以前唐宋時代
都是中國人的主食
古代是黃河流域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今天廣泛分布在山西、陜西及河北一帶
谷——稷(jì)
稷,又稱粟或谷子
加工脫皮后稱小米
我國古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
被譽為五谷之首
古人尊稷為五谷之神
將“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
五谷——麥(mài)
麥,起源于西亞
傳入我國后逐步取代了粟和黍
成為我國北方旱作農業的主體農作物
子實可以磨成面粉
也可以用來制糠或釀酒
中國的面食,西式的烘焙
都有它的身影,松軟香甜
五谷——菽(shū)
菽,豆類的總稱,也特指大豆
我國是世界上最先馴化并栽培大豆的國家
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
蛋白質含量比禾谷類作物高6~7倍
碾成粉、制成糕、做成菜
或配上酒腌成腐乳,花樣做法多種美味